

南水村地处梅山镇南部,梅山湖南岸,东南连山,西北环水,境内山峦叠嶂,竹树满山,平均海拔500米,是典型的库区村、山区村,全村辖21个村民组,有近3万亩山场,3000亩茶园,由于海拔高,温差大,光照足,无污染,加之土质厚,又濒临库区一线,空气湿度大,适宜茶树生长,茶叶内质好,具备制作名优茶的基础。近几年来,村两委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“一村一品”的核心产业来抓。2011年在村办企业——南水茶叶初制厂的基础上,与本县商人储修宏联合,组建徽味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,提出了“做强茶叶产业,造福库区茶农”的发展理念,坚持“四化联动”的经营模式,即一是基地建设规模化,做大“一村一品”。近期目标力争达到四个50%:全村超过50%耕地栽植茶叶;50%的村民组是“一村一品”茶叶专业组;50%的农民是茶农;农民收入的50%来自茶叶。二是生产标准化,做优“一村一品”。大力发展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茶叶生产,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,实行禽、畜、茶“三位一体”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。三是经营产业化,做精“一村一品”。已成立徽味香茶叶合作社,初步实行了“四统一”管理模式,即统一茶园管理,统一原料采购,统一加工制作,统一对外销售。四是营销品牌化,做强“一村一品”。实施品牌战略,提升南水茶叶知名度。通过近两年的努力,南水茶叶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,茶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,截止2013年五月,茶农的茶叶收入比往年增长200%,万元户比比皆是,徽味香公司仅茶草收购一项就用去了一百多万元资金,公司老板储修宏目前是南水村民最受欢迎的人物。
南水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,同样也倾注了县、镇两级农业部门人员的心血,几年来他们主动上门,提供技术帮助,并围绕茶产业,精心调研,广征建议,虚心求教,摸索出一套适宜当地技术培训的新机制。2012年把该村列入了退耕还林项目培训村,开展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,采取了集中培训与上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,为茶农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技术服务。2013年又列入了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,并在5月25日至27日同徽味香公司合作,在该公司生产车间对全村110名茶农代表进行了技术培训。此次培训比以往有所创新,首先在时间选择上有新突破,选择农闲雨天。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有新要求,不仅讲授了茶叶采摘,茶树修剪,茶园施肥,新农村建设,农民与法律等知识,还特邀徽味香公司老总储修宏介绍今春茶叶产销情况,着重强调了茶叶采摘的重要性,指出了按要求采摘,价位就高,否则就低,减少收入,还列出了几名实际发生在茶农身边的例子,要求他们要认真听课,把技术学到手,就等于把钱挣到家,这就无形中提高了茶农们的学习兴趣。对此次培训农委领导也很重视,科教股股长祝尊友亲临现场指导培训,督察组组长方克平也在27日那天对培训进行了督导。
目前,南水村茶产业生产已步入正轨,对于今后的发展,南水村党支部书记王家胜在培训班上如此畅想:“我村的茶叶生产在上级农业部门的关心并指导下,已按照“四个联动”谋划,“四个统一”管理,龙头企业+基地+专业合作社+农户+品牌模式去经营,呈现出“二千农民谋一茶,七十二行兴一业”的繁荣景象,下一步,我们村两委将继续带领村民,按照既定的《南水村茶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》,排除干扰,踏实工作,力争把茶园变成“农业工厂”,把茶农转变成“产业工人”,到那时,我们的美好乡村梦就实现了”。 |